青海锡铁山地区二长花岗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Gold(2018)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锡铁山地区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构造带上,该构造带内发育多处金矿床.对锡铁山地区的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测试分析.其中:锆石定年获得的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70.8 Ma ±1.8 Ma(MSWD=0.34),属于晚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Al2O3,富碱,低CaO、MgO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小,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005~1298 Ma,岩浆主要来源于新生基性地壳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岩石构造背景的研究,认为锡铁山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南祁连向柴达木板块俯冲碰撞后伸展的环境,该期花岗岩与区域上热液脉型金矿床关系密切.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