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五种部位醇提物的活性比较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2016)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酸浆根、茎、叶、宿萼和浆果醇提物的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抑炎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检测酸浆五种部位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DPPH清除法检测其抗氧化活性;Alamar Blue法检测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效果;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抗炎活性.结果:浆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叶对枯草芽胞杆菌抑菌活性较明显,抑菌圈分别为(16.63±0.49)、(14.97±0.37)、(15.83±0.29) mm.宿萼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浓度为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6.79%±2.09%,基本和同剂量的VC效果相当.酸浆各部位醇提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根对MCF-7的抑制活性较强,宿萼对MDA-MB-231和Bel7402的活性较强,IC50分别为(31.46±1.49)、(48.84±1.69)、(65.48±1.82) μg/mL.叶的抗炎效果最佳,茎抗炎效果较弱,10 μg/mL时NO产生量分别为11.01、27.73μmol/L.结论:酸浆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活性,为酸浆的功能开发及活性成分分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