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预氧化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拟柱孢藻的效能

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19)

引用 3|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饮用水源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极易给饮用水的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尤其是对于微污染水中拟柱孢藻这种线状藻类.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和预氧化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并据此在水厂进行了氯梯度生产性试验.结果 表明,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除藻效果优于氯化铁,预氯化的除藻效果优于高锰酸钾预氧化.预氧化剂的投加可以明显改善水中由于藻类活动而形成的小尺寸的松散絮体,进而形成尺寸较大、密实度较高、沉降性较好的絮体.生产性试验表明,对于这种典型的低纬度微污染水库水,采用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g/L,同时将前加氯量控制在2.0~3.0 mg/L时,对藻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以上,并且可以使沉后水浊度控制在1.60 NTU以下.这为低纬度地区微污染水中拟柱孢藻的去除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