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邵干旱走廊”历史降雨量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7)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采用“衡邵干旱走廊”28个气象站点建站以来的逐月降水资料,基于泰森多边形法、面积加权法得到该地区年、季、月尺度降雨量,应用Mann-Kendall (M-K)非参数检验、GIS空间分析及Hurst指数等研究了降水的时空特征及趋势,结合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Pa)揭示气候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衡邵干旱走廊”年际降水呈弱增加趋势,无突变特征:年内降水集中,春季和夏季多,秋季和冬季较少,除了春季,其余季节降水均有突变;各站点年降雨量变化有增有减,仅武冈显著下降,M-K检验表明,有8个站点存在突变点.年尺度Pa显示,“衡邵干旱走廊”1994、2002年为中涝,2011年为中旱,其余绝大部分为正常年,且各站点雨涝重于旱情;从季、月尺度Pa来看,夏、秋季节干旱特征明显,秋季干旱强度高于夏季,且“伏旱”严重.空间上,“衡邵干旱走廊”降水高值区主要位于四周地势较高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盆地范围内;北部、东部降水旱增加趋势.中部、西部以减少趋势为主.Hurst指数揭示.“衡邵干旱走廊”降水未来趋势持续性略高于反持续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