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Journal of Hydroecology(2020)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布特征,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大渡河河口乐山市沙湾区至市中区长约30 km的河网段布置7个采样断面,采用定置刺网、地笼和电捕等方法,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结果 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7种,隶属于5目、13科、48属;其中,鲤形目(38种)占总数的66.67%;鲇形目(13种)占22.81%;鲈形目(4种)占7.02%;合鳃目(1种)和锵形目(1种)均占1.75%.该区域鱼类群落以杂食性、底栖、适应缓流生境的种类为主.根据优势度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分析,安谷电站坝上库区河段鱼类优势种有7种,坝下河段有8种,生态河道有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安谷电站坝下河段最高.生态类群分析表明,安谷电站坝上与坝下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渔获物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目前的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影响大渡河乐山段鱼类资源最主要的胁迫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