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2015)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统计梗死部位;通过简明精神状态量表、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根据认知诊断标准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结果67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32例(47.8%)、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0例(29.9%),血管性痴呆15例(22.4%)。通过校正年龄、性别、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等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比值比(odd ratio,OR)75.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3.92~1470.06)]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非脑桥缺血性卒中降低90%(OR 0.10,95%CI 0.02~0.60);进一步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OR 542.24,95%CI 7.85~37481.44)增加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小脑缺血性卒中(OR 12.49,95%CI 1.03~151.58)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结论50%以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其中颞枕叶及小脑缺血性卒中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