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补体C1q及C3c沉积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Mellitus(2020)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补体C1q及C3c沉积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3例(74.1%),年龄(51.22±11.12)岁,随访时间19.0(8.5,31.3)个月。根据肾小球C1q和C3c是否沉积分为四组:C1q无沉积C3c无沉积组( n=38)、C1q无沉积C3c沉积组( n=24)、C1q沉积C3c无沉积组( n=14)和C1q沉积C3c沉积组( n=36),检测24 h尿蛋白等临床指标并收集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肾C1q和C3c沉积对肾脏预后的影响。 结果:四组间24 h尿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4(0.92,3.89),4.19(2.09,6.50)3.30(1.84,6.70),3.64(2.49,7.22)g/24 h, P<0.01],C1q沉积C3c沉积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C1q无沉积C3c无沉积组( 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提示,四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 =8.785, P<0.05),C1q沉积C3c无沉积组累计生存率最低,预后最差。调整后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肾小球C1q和C3c共沉积[风险比(HR)2.260,95%可信区间1.329~3.845, P<0.01]、肾小球C1q+C3c+IgM均沉积(HR=4.142,95%可信区间 1.071~16.021, P<0.05)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肾小球C1q及C3c沉积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较差的肾功能和预后不良相关,且肾小球C1q和C3c共沉积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