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患者动脉僵硬度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Molecular Cardiology of China(2020)

引用 1|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为动脉僵硬度检测手段,旨在研究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连续收集的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并确诊为TA的患者,对其进行ba-PWV的测定.将ba-PWV≥1400 cm/s定义为动脉僵硬,ba-PWV<1400 cm/s定义为非动脉僵硬.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TA患者150例,平均ha-PWV为(1508.99±874.97) cm/s.动脉僵硬组71例(47.33%),ba-PWV为(1948.46±1109.14)cn/s;非动脉僵硬组79例(52.67%),M-PWV为(1114.01±156.85) cm/s.分析影响ba-PWV的各项因素,将初步统计学分析发现有显著意义的指标,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正规治疗年龄、病程、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1.4)异常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TA血管造影分型头臂动脉型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患者(B=381.033,P=0.038)、病程时间长(B=33.636,P=0.001)、TA血管造影分型中头臂动脉型(B=426.170, P=0.016)、ABI异常升高(B=519.426,P=0.003)是ba-PWV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TA住院患者中,近一半患者出现了动脉僵硬度增加,男性、病程时间长、ABI异常升高、头臂动脉型是TA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的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