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2015)

引用 0|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由Hijikata于1970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正式开启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时代。之后逐渐推广,后来Yeung、Tsou等不断对手术器械、手术步骤进行完善[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近年在我国广大医学同仁的努力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也逐渐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3]。我院自2013年3月开始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采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47例采取传统脊柱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评估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末次随访VAS评分、术后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s标准评价希望通过本研究比较分析得出有价值的临床线索,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