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观测的北京冬季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8)

引用 2|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选取2017年1月初北京一次典型PM2.5重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并结合气象要素对地面PM2.5及化学组分质量浓度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分析边界层及消光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PM2.5质量浓度的演变过程来看,本次污染可大致分为爬升、重污染、清除3个阶段.重污染时期的气象特征为高湿、低压、低风速;南部琉璃河((336.8±118.6) μg/m3)、永乐店((323.1±86.2)μg/m3) PM2.5污染水平相近,均高于城区车公庄((278.7±138.7) μg/m3);碳组分和二次水溶性离子是PM2.5的主要组分,占到PM2.5质量浓度的58.09%(车公庄)、71.43%(琉璃河)、76.57%(永乐店);SO42-质量浓度上升显著,在总组分中比例由非重污染时期的16.73%升高到重污染时期的22.29%;3处监测点SOR和NOR均值分别为0.57和0.24,表明重污染期间二次转化明显.垂直方向观测结果表明,重污染时期边界层高度明显降低;气溶胶近地面消光系数高,表明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