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对青春期前SD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2020)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乙烯利促进青春期前SD雌性大鼠性早熟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先后两批SD雌性孕鼠自行产子后由亲鼠自养,雌仔鼠在出生15日龄(PND15)时,根据体质量,按窝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34、269、538 mg/kg)乙烯利染毒组.各组动物均经口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第1批动物用于观察阴道开口时间;第2批动物处死后取血液,下丘脑和垂体组织,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血清FSH()促卵泡生成素和LH(黄体生成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相关基因KISS-1、GPR54、GnRH、GnRH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乙烯利中剂量组阴道开口时间提前(P<0.05);高剂量组阴道开口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qPCR检测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乙烯利中剂量组HPGA轴相关基因表达增加,高剂量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LH、FSH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时乙烯利具有促进青春期前SD大鼠性早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HPGA轴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