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脱毛术在小耳畸形再造术患者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2017)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脱毛术进行耳区脱毛的安全性、疗效,并观察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波长695~1200 nm强脉冲光,选择脉宽3.5 ms、延迟80 ms、三脉冲模式,能量16~18 J/cm2.治疗前拍照并计算毛发密度,对脱毛效果进行分级评估,比较扩张期和非扩张期、不同年龄段脱毛的疗效差异,记录脱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二期再造术后3个月可随访者纳入研究范围,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03例,年龄6~24岁,中位年龄9岁.扩张期脱毛74例,非扩张期脱毛29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张期一次治疗毛发密度减少(32.4±7.1)根/cm2,非扩张期一次治疗毛发密度减少(23.5±7.6)根/cm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7,P=0).儿童组脱毛效果优于成人组(χ2=14.721,P=0.002).主要不良反应为治疗即刻疼痛,14岁以下儿童外敷利多卡因乳膏后治疗时感受疼痛的级别为5.76±1.356,另有4例毛囊炎,3例并发水疱,均未造成扩张期外露.结论 强脉冲光脱毛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耳再造术的各期,皮肤扩张期脱毛的效果较好,儿童脱毛效果优于成人.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