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服务现状,为探索我国中、西部地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北、山西、河南、江西和贵州5省11县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了解我国农"/>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现状分析

wf(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高危儿管理服务现状,为探索我国中、西部地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北、山西、河南、江西和贵州5省11县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儿保人员提供高危儿童管理服务的现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695名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其中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65名,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630名,过去一年参加过高危儿保健业务培训的人员占48.6%(251/516)。目前项目地区高危儿管理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早产低体重儿和体弱儿为主(82.1%和8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儿保人员,分别有73.1%(408/558)和61.8%(345/558)提供了高危儿登记和高危儿转诊服务。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儿保人员中,开展高危儿发育监测和筛查者为74%(35/47),进行专案登记管理的仅为49%(23/47)。对于影响高危儿管理业务开展的因素,业务人员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手续繁琐(77.8%,402/517))和人手不够(76.8%,397/517)。对于高危儿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被调查者中10个题目答对6题以上的占59.2%(409/691),答对8题以上的为30.0%(207/691)。结论高危儿管理作为我国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已经起步,但针对发育风险儿童服务和专案管理能力尚有待加强。建议针对高危儿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开展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风险儿童的早期发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