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时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贡献与学术思想探讨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7)

引用 3|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吴尚时(1904-1947)是中国近代地理学重要开创者之一.1928年吴尚时获金牌毕业于中山大学,次年考取公费前往法国学习地理学.他先后就读于里昂大学和格日诺布尔大学,授业于A.阿历克斯,M.巴尔台和R.布朗夏尔等,布氏是维达尔·布拉什知名弟子.1934年吴氏学成归国,任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1939-1945年任地理系主任.时逢日军侵华,学校不断搬迁逃避战火,华南、西南千里迁徙之途成为先生的野外考察路线,这需要非同一般的坚毅意志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先生学术文稿泰半完成于此艰危时期,过度的劳累和极度困苦的环境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947年,先生去世,年仅43岁.继张相文之后的第二代中国近代地理学家群体中,吴尚时是少有的综合地理学学家.先生所具有的综合与复杂性地理学思想和深厚的部门专业素养,在宏观把握与深入研究之间敏锐地找到恰当切人点和相对整体性以及杰出的野外工作能力,令其许多研究成果经受了科学发展和时间的严酷考验而历久弥新.如提出中国山系“一带三弧”格局、“丹霞南雄层”同时异相说、论证珠江三角洲之存在等.先生的建树涉及地形学、水文地理、气象学、制图学、区域地理等近代地理学各学科.先生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他实地考察,敏锐的观察力,犀利严密的逻辑推理,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直觉的结合.本文概述吴氏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对中国近代地理学建立的贡献,对当代地理学仍有其现实意义.吴氏的科学思想与实践可以追溯到法国地理学派的亲炙和欧美地理学派的影响.同样有必要探讨根植于他意识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主义的作用.以其社会关系和教育背景,先生不难跻身权贵,然其性刚正不阿,摈弃利禄,选择地理科学作为毕生事业,安贫乐道,穷而益坚.先生亦地理学教育大家,罗开富、曾昭璇、徐俊鸣等地理名家皆出其门下,中山大学地理系成为中国地理学重镇,先生功不可没.目前广州市政府在吴氏于1937年发现古海蚀崖所在建立“七星岗古海蚀遗址科学公园”,并放置先生铜像.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Wu Shangshi,modern geography,Sun Yat-sen University,Chinese culture,Franc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