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A数据库对氯喹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20)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挖掘和评价氯喹上市后的安全信号,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等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2004年01月01日至2020年02月22日收录以氯喹为怀疑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检测该药品各种ADEs信号,重点评估口服氯喹对各个脏器系统的安全信号.结果 纳入分析的2 063份ADEs报告中,以氯喹为怀疑药物的ADEs报告共557份.经检测,发现该药不良反应信号累及多个系统,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高风险信号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OR=2.90,IC-2SD=1.64)、心室纤维性颤动(ROR=3.40,IC-2SD=1.27)、失明(ROR=27.51,IC-2SD=0.55)、心源性休克(ROR=6.86,IC-2SD=0.54)和呕吐(ROR=1.70,IC-2SD =1.83)等;另有少见且高危的不良反应信号包括:低钾血症(ROR =4.18,IC-2SD=1.51)、急性肾衰竭(ROR=3.08,IC-2SD=0.30)、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OR=4.37,IC-2SD=0.03)以及发热(ROR=1.80,IC-2SD=1.84)等不良反应尚未被说明书收录,但与文献报道一致,在临床使用中密切注意.临床医务人员在合并用药时应结合氯喹相关不良反应,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和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结论 基于FAERS的ADEs信号检测有助于了解氯喹安全性,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氯喹不良反应的认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有效预防和避免氯喹相关药害事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