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wf(2016)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优化工艺单元参数实现原位盐分削减的构思,以广东韶关钢铁厂一期和二期焦化废水处理工程为例,用电导率表征废水中盐分的含量,通过水质和运行参数、投加药剂的种类和浓度讨论工程工艺各单元的电导率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盐分变化的因素,再分别从生物降解实验、药剂用量实验、混凝条件实验深入分析生化过程及物化过程水样、泥样中的主要阴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对盐分归趋的主要作用途径。研究发现: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与物化处理优化的工艺均能实现盐分浓度的部分削减,过程中,盐分的主要来源是有机物的矿化以及生化过程磷盐和碱的投加所致,此外还有物化过程混凝剂阴离子的引入,盐分的削减包括生化工艺废水中表现为盐分的N、S元素及强电解质C6H5O-转化为非电解质N2、H2S、CH4、CO2和H2O以及物化工艺以Fe2+与废水中 CN-、S2-、SCN-、OH-、CO32-结合为弱电解质或难溶性盐的混凝沉淀、络合沉淀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方面比较,来源量小于削减量,导致废水电导率下降;生化过程之前的有机物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的预分离,物化过程的投药量、投药顺序和pH控制的优化均有利于盐分在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原位削减。上述结果表明了基于某一性质的焦化废水其工艺原理选择、反应原理与条件优化控制成为了影响水处理过程中盐分变化的重要因素,原位削减盐分对于废水零排放具有重要工程学指导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