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5-2017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特征分析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2020)

引用 0|浏览3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天津市2005-2017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特征,为更好地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新报告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回顾调查2005-2017年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的科室来源及主要就诊疾病。结果:2005-2017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新报告HIV/AIDS 3 035例,医疗机构报告HIV/AIDS病例年均增长24.8 %,其中49.2 %(1 343/2 728)来源于住院病例,50.8 %(1 385/2 728)来源于门诊病例,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在2011-2017年HIV阳性检出率呈现增长趋势( χ2=18.469, P=0.005);医疗机构住院病例、门诊病例首次CD 4+T淋巴细胞计数(CD 4)( χ2=17.189, 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 χ2=61.198,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新报告HIV/AIDS首次CD 4值( χ2=16.751, 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 χ2=18.926,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科室新报告HIV/AIDS首次CD 4值( χ2=37.620, P=0.000)及新报告当年发生死亡比例( χ2=95.489,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2005-2017年天津市医疗机构门诊新报告HIV/AIDS较为及时,二级医院新报告HIV/AIDS比三级医院及时。在医疗机构重点科室门诊积极倡导医务人员中主动提供HIV检测服务,对于天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HIV/AIDS,Medical institution,New repor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