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2020)

引用 2|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地块、东昆仑造山带莫霍面位于约65 km深度,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约50 km存在莫霍面深度突变.在可可西里和柴达木岩石圈地幔之间观测到北倾界面,这可能是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之下的证据.可可西里地块地壳内宽缓的负转换震相带是低速带的反映,其向北挤入到东昆仑山下发生挤压增厚,可能是东昆仑山隆升的原因;由于刚性柴达木岩石圈的阻挡,物质向东改向,则可能是该地区向东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洲岩石圈地幔在东昆仑柴达木交界处向南俯冲,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东昆仑造山模式.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P-wave receiver function imaging,Hoh Xil terrain,Lithospheric structure,Orogenic mode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