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靶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6)

引用 0|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丘脑底核(STN)与内侧苍白球(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效果,探索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最佳刺激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TN-DBS(11例)及GPi-DBS(10例)治疗的21例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开启电刺激1周,术后3、6及12个月行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DRS)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的运功功能.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运动功能随刺激时间延长呈递增式改善,术后1周,3、6及12个月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2±3.0)%、(32.2±10.1)%、(51.9±12.5)%、(63.7±14.2)%.术后12个月改善率>50%的患者17例(81.0%),改善率≥80%的患者4例(19.0%).行STN-DBS的患者11例,术前及术后12个月BFMDRS量表评分为(56.9±20.9)、(19.7±7.6)分,平均改善率为(62.4±14.2)%;行GPi-DBS的1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BFMDRS量表评分为(60.8±19.3)、(20.0±8.4)分,平均改善率为(65.2±14.7)%.不同靶点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颅内出血或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及刺激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DBS治疗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安全有效.STN及GPi均可作为手术靶点,疗效差异不明显.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