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人际心理治疗对儿童期受创伤大学生抑郁障碍的疗效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201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检验小组人际心理治疗(IPT-G)对大学生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轴Ⅰ障碍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4名大学生进行IPT-G,使用抑郁症状清单、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分别在人组时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IPT-G组的疗效(100%)优于对照组(57.1%)(x2=7.636,P<0.0l).治疗因素即IPT-G和时间因素分别对抑郁症状和GAF分存在主效应(F=4.23 ~ 184.93,P<0.05),且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15.87 ~ 82.36,P<0.01);虐待因素仅对情绪低落和行动变慢存在主效应(F=7.44~ 14.04,P<0.05),且虐待因素和时间因素对抑郁症状和GAF分均无交互作用(F=0.01~4.72,P>0.05).IPT-G、治疗前的抑郁症状、疗前生命质量、年龄和独生子女对抑郁症状改变值有影响(P<0.05);仅IPT-G对GAF分数改变值有影响(P<0.01).结论 IPT-G能够缓解大学生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其抑郁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的改善没有明显影响.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Group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Depression disorder,Childhood abuse,College studen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