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株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6)

引用 1|浏览3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耐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的耐药形势,探讨耐利胺唑胺菌株的耐药形成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至2012年全国9家医院分离的所有非重复的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共43株。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其MIC值,PCR方法检测是否携带cfr基因以及是否发生23S rRNA基因Ⅴ区突变,Southern blot验证cfr基因是否在质粒上,质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cfr基因周围环境。结果43株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大部分为多重耐药菌株,大部分菌株携带cfr基因和发生23S rRNA G2576T突变,cfr基因位于质粒上且其周围基因环境存在IS256或IS21-558插入序列、Tn558转座子可移动基因元件。结论获得cfr基因或23S rRNA G2576T突变是导致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的主要机制,cfr基因位于质粒上,并且其周围存在可移动基因元件,可导致cfr基因在不同菌株或菌种间传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848-851)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