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量化分析在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2017)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进展期(T≥3)直肠癌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大小、应变比值(SR)、超声造影量化分析参数(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等)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并将新辅助治疗后TRUS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照.结果 ①4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灶前后径及SR均较治疗前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01;t=-24.92,P<0.001);②超声造影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后病灶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6,P =0.001;t=-13.58,P<0.001),到达时间(AT)及达峰时间(TTP)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P=0.307;t=-1.26,P=0.275);③对照病理结果,新辅助治疗后术前TRUS对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75.0% (30/40,Kappa=0.593,P=0.000);对N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72.5% (29/40,Kappa=0.396,P=0.009).结论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内部病理结构及血流灌注的变化,对临床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有参考价值.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