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2010)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NSCLC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全程三维适形放疗48例,59例前程行传统常规放疗,后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均为根治性放疗,处方剂量60~78 Gy,中位剂量66 Gy.结果 全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62.6%,≥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8.3%,其中2级23例占21.5%,3级14例占13.1%,4级4例占3.7%.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照射野个数、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双肺V5~V40对≥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双肺平均剂量、双肺V20、疗前伴慢性阻塞性肺病为影响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性因素.结论 NSCLC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者,应严格限制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和双肺V20,尤其对放疗前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更应高度重视避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