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T1-SPACE联合3D-TOF MRA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T1加权序列可变翻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3D T1-SPACE)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由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Pipeline Flex FD行血流重建术后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20例(25个颅内动脉瘤).所有患者随访时均行3.0 T 3D T1-SPACE序列、3D-TOF 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价动脉瘤瘤腔的闭塞情况,采用4分法评价支架内的管腔显示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6.0±0.8)个月(4~7个月)完成随访,随访中DSA评估结果显示,OKM分级D级18个,C级2个,B级5个;3D-TOF MRA结合源图像评估结果显示,OKM分级D级19个,C级2个,B级4个.3D-TOF MRA与DSA OKM分级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8.0%(22/25).20例患者共使用23枚Pipeline Flex FD,以DSA为金标准(均为4分),3D-TOF MRA评价结果显示,3分的16枚,2分的6枚,1分的1枚,无一枚与DSA结果完全符合;而使用3D T1-SPACE技术的评价结果为4分的21枚,3分的2枚.3D T1-SPACE与DSA的总体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 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与DSA比较,FD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3D-TOF MRA能较好地评估动脉瘤瘤腔的闭塞情况,3D T1-SPACE序列显示支架内管腔较清晰.两种序列可联合用于FD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的随访.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ntracranial aneurysm,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ollow-up study,Flow diverter devic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