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袋内灌注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术中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2014)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囊袋内灌注联合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技术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探讨高效、安全、保持晶状体原位的超声粉碎手术技巧.方法 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56例(58只眼)合并晶状体混浊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或合并前段PVR需联合去除晶状体的玻璃体手术患者.其中31只眼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Ⅵ期),7只眼为玻璃体出血,6只眼为伴有前段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晶状体核硬度为Ⅲ~Ⅳ级.手术中先行置人玻璃体腔灌注导管并关闭灌注,双手玻璃体切割穿刺口分别插入带灌注的9号(20G)针头和超声粉碎头(Millennium).刺破晶状体前囊,利用灌注液自行水力分层,超生粉碎刻槽,双手法“十字形”手工劈核,“分而治之”,双手协助挤夹碎核并“送入”超生粉碎头,完整清除皮质和核后,打开玻璃体腔灌注,转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术中需联合眼内硅油填充的33只眼,均完整去除晶状体的前后囊膜;其余25只眼均保留完整的后囊膜.记录超声时间及能量.结果 所有病例均能在原位清除晶状体并保持了后囊膜的完整性,术中均能保持前房深度的正常稳定,术中无虹膜晶状体隔的前后移动,无晶状体核沉人玻璃体腔,无角膜、巩膜穿刺口、虹膜损伤的发生.25只保留完整后囊膜的患眼,均在术后1~3个月二次置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整个操作便捷,快速有效,平均超声时间为50 s,最大超声能量均设定在20%以下.结论 囊袋内灌注联合手法劈核能有效控制晶状体的原位超声粉碎,手术快捷,损伤小,临床适用性显著.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itu ultrasonic phacofragmentation,intracapsular infusion method,surgery,bimanual nucleu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