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固定器制作大鼠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10)

引用 1|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为组织工程骨及细胞生物技术修复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方法选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4 mm缺损组和6 mm缺损组,每组12只.分别于大鼠右侧股骨干截骨制备4 mm和6 mm骨缺损,然后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固定.术后0、2、4、8、12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外固定器的位置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新生骨的生成情况. 结果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见4 mm缺损组骨缺损区已形成坚实的骨痂,显示牢固的骨愈合;6 mm缺损组骨缺损区为软组织包裹,两截骨端略显粗大,无骨性连接.术后2、4、8、12周X线评分显示:随着时间延长,4 mm缺损组X线评分递增,12周时已有连续性骨痂桥接骨缺损区,骨缺损愈合;6 mm缺损组两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缺损不能愈合,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2周时组织学观察4 mm缺损组骨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骨生成,连接骨缺损区;6 mm缺损组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由肉芽瘢痕充填. 结论本研究为骨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可以为大鼠的股骨缺损模型提供足够的稳定.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