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与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2018)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估口服三联药物(M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阿米替林)治疗与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疗效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IC/BP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27例患者口服M受体阻滞剂5mg/d +α受体阻滞剂0.2 mg/d+阿米替林25 mg/d为A组,38例患者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40 mg/50 ml治疗为B组.每周灌注1次,连续6周,之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4次.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和问题指数(ICPI)、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视觉模拟评分(VAS)、单次最大排尿量、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共65例IC/BPS患者纳入研究,年龄(51.4±13.5)岁,年龄范围为25 ~73岁;病程2~99个月,平均病程(39.8±31.0)个月,其中男性患者9例(13.8%),女性56例(86.2%).A组患者ICSI、ICPI、OABSS、VAS、SDS、单次最大尿量治疗后变化值分别为(3.7±2.4)分、(1.3±1.5)分、(1.2±1.3)分、(2.1±1.5)分、(3.1±4.5)分、(74.6±52.4) ml.B组分别为(6.8±3.6)分、(5.0±3.8)分、(2.5±1.8)分、(2.8±1.7)分、(8.9±6.4)分、(109.0±81.1) ml,B组在ICSI、ICPI、OABSS、SDS评分上改善大于A组患者(P<0.05),治疗前后单次最大排尿量和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BPS患者易产生抑郁心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比口服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