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内层蛛网膜形态、分类、分布及临床意义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4)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幕上内层蛛网膜形态、分类、分布,总结幕上内层蛛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 6例12侧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探查硬膜下腔隙系带、蛛网膜下腔(各脑池)内层蛛网膜形态、分类及分布.同时查阅近期内镜下眉弓锁孔开颅手术录像3例、内镜下翼点锁孔开颅手术录像2例,描述并记录硬膜下腔隙、蛛网膜下腔(各脑池)内层蛛网膜形态、分类及分布.结合科室既往手术录像,总结内层蛛网膜临床意义.结果 除了蛛网膜下腔外,硬膜下腔隙也存在类似蛛网膜的系带分布,以桥静脉、颅神经进出蛛网膜部位多见.幕上内层蛛网膜分为固有内层蛛网膜和附着内层蛛网膜,其形态有丝状、索状、带状、膜状.内层蛛网膜可为单独一种形态或者由多种形态混合而成.硬膜下间隙的系带以及各类型内层蛛网膜在肿瘤暴露、手术分离、动脉瘤夹闭以及脑积水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结论 对颅内膜性结构的认识,建立膜性理念,对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