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前测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Trauma and Occupational Eye Disease(201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 Lenstar LS 900)、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及A型超声扫描3种方法测量眼轴、前房深度及计算所需IOL屈光度,比较3种方法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Lenstar LS 900、IOL Master及A型超声扫描仪分别对50例(80眼)白内障患眼进行眼轴及前房深度测量;利用3种设备分别计算所需IOL屈光度,均选用SRK/T计算公式和SA 60 AT(Alcon)人工晶状体,在确定同一度数的前提下比较目标屈光度的差异.结果 Lenstar LS900、IOL Master及A超测量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三者所测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enstar LS 900和IOL Master所获得的术后目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超所获得的术后目标值与另二者获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设备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尤其是Lenstar LS 900和IOL Master之间.结论 在白内障患眼的生物测量中,Lenstar LS 900、IOL Master和A超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Lenstar LS 900还可以快速、准确的为白内障和屈光医生提供更多眼生物信息.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