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湿化氧疗的最佳实践策略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2018)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至拔管期间的最佳氧疗湿化策略,以提高氧疗效果,降低带管时间及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3-12月行人工气道脱机氧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脱机后采用"文丘里+加热湿化器+呼吸机管道改良组合装置"的氧疗温湿化策略,对照组脱机后采用常规气管导管内吸氧加持续微量泵泵入0.45%氯化钠溶液的人工气道湿化氧疗法,比较2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脱机失败、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呛咳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分别为(80.50 ± 7.07)次/min、(17.38 ± 1.92)次/min、0.98 ± 0.01、(1.58 ± 1.06)d,对照组分别为(88.50 ± 3.07)次/min、(21.38 ± 1.51)次/min、0.96 ± 0.01、(3.00 ± 1.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4.782,均P<0.05或0.01);试验组发生脱机失败、痰痂形成、刺激性呛咳和肺部感染分别为2、3、4、4例,对照组分别为8、12、20、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14.545,均P<0.05或0.01);试验组痰液的湿化效果中Ⅰ、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分别为5、52、12例,对照组分别为13、11、40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5,P<0.01).结论 改良后的氧疗湿化策略既能够维持气道有效的温湿化,保证氧疗效果,还能提高脱机成功率,减少带管时间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