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2017)

引用 4|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4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MI-3DVS系统对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观察和模拟手术,评估肝癌可切除性,并根据可切除性评估结果采用相应治疗方法.观察指标:(1)三维重建情况.(2)模拟手术评估肝癌可切除性情况:肿瘤直径、肿瘤体积、术前标准肝脏体积、模拟切除无瘤肝脏体积、模拟切除剩余肝脏体积、肝切除率.(3)手术及术后情况: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4)典型病例分析.(5)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1)三维重建情况: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三维重建和可视化观察.三维重建的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分支达4级水平,可清楚观察肿瘤与肝内血管主干及分支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血管受压、受侵犯的部位、程度.(2)模拟手术评估肝癌可切除性情况:48例患者均行模拟肝切除术评估;经肝癌可切除性评估,26例患者可行肝切除术,其余22例患者不宜行肝切除术.26例可切除患者经三维重建模拟手术评估肿瘤直径、肿瘤体积、术前标准肝脏体积、模拟切除无瘤肝脏体积、模拟切除剩余肝脏体积、肝切除率分别为(12.3±2.0) cm、(838±284) mL、(1 884:±391) mL、(494±140) mL、(551±184) mL、46%±12%;22例不可切除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0±2.0)cn、(1 877±1 240)mL、(2945±1 194)mL、(666±206) mL、(402±86) mL、62%±9%.(3)手术及术后情况:26例可切除患者均行肝切除术,无手术死亡患者.26例患者中,21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包括12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肝右三叶切除术、2例肝右后叶切除术、1例肝左三叶切除术、1例肝Ⅴ+Ⅵ段切除术;5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包括2例缩小右半肝切除术、1例肝Ⅱ+Ⅲ+部分Ⅳ段切除术、1例肝Ⅵ+Ⅶ+部分Ⅴ段切除术、1例肝Ⅴ+Ⅵ+部分Ⅶ段切除术.26例可切除患者手术时间为(6.4±1.3)h,术中出血量为(712±633)mL;其中3例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发生胆汁漏,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肝功能不全患者.26例可切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9±8)d.22例不可切除患者中,14例行TACE,4例行门静脉结扎术,1例行门静脉栓塞术,3例放弃治疗.(4)典型病例分析:患者经MI-3DVS系统重建提示后,实际行保留门静脉右前支的扩大肝右后叶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4.0个月,患者生存良好,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5)随访情况:48例患者中,40例获得随访,其中行手术切除患者26例,未行手术切除患者14例.随访时间为6.0~3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随访期间,行手术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0个月,12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未行手术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5个月.结论 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巨块型肝癌可切除性及进行手术规划安全可行,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