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腮腺和肿瘤靶区体积退缩与受照剂量的相关性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2016)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腮腺和肿瘤靶区体积退缩与受照剂量的相关性,以便确定再次计划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3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颈部淋巴结直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淋巴结阴性组(A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B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C组).初始定位CT命名为CT0,每位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每周重新扫描一次CT,即患者第5、10、15、20、25和32次治疗前行日常验证扫描图像获得CT1、CT2、CT3、CT4、CT5、CT6.结果 CT0显示3组腮腺初始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在CT4以后腮腺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 ~2.46,P<0.05);C组CT2以后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9 ~3.25,P<0.05).各组内分次体积与初始体积CT0相比,A组、B组在CT3以后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 ~4.11,P<0.05);C组在CT以后就有差异(=2.37~5.20,P<0.05);C组CT4与CT2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2.16、3.34,P<0.05).结论 出于保护腮腺的考虑,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有必要提前修改计划,建议在第10次放疗重新计划,可能在第20次放疗需要再次计划;淋巴结阴性或者很小的患者建议在第15次修改计划.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