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双眼脉络膜血管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2019)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眼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变化.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研究.2018年1~3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单眼急性CSC患者24例48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将病例组患者的患眼、对侧眼分别设为CSC组、对侧眼组,均为24只眼.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名2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及OCT血管成像(OCTA)观察受检眼黄斑区结构,并测量黄斑区半径1mm圆形范围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三组受检眼之间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差异.结果 OCT检查结果 显示,CSC组患眼均可见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伴或不伴RPE脱离分别为20、4只眼.对侧眼组24只眼中,厚脉络膜性RPE病变(PPE) 13只眼(54.2%).正常对照组受检眼黄斑区未见视网膜、脉络膜结构异常.OCTA检查结果显示,CSC组、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分别为1.759±0.132、1.924±0.463、1.940±0.033.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比较,CSC组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1、6.474,P=0.000、0.000);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8,P>0.05);对侧眼组中PPE眼与无RPE改变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6,P>0.05).结论 单眼急性CSC患者54.2%的对侧眼存在PPE;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较对侧眼及正常眼降低.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