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梗阻性黄疸自然消退的原因和手术减黄时间的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19)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自然消退的原因,为合理选择实验模型和减黄手术的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大鼠54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离断组(A组),胆总管单纯结扎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8只.术后第1、3、7、14、21天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氯基转移酶(ALT),第21天行泛影葡胺行胆管造影,第28天行胆管核素显像,各组间及组内实验室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dA组和B组TBIL开始升高,第7天为高峰.术后14 d两组黄疸开始分离,A组3只(16.7%)大鼠TBIL和ALT下降,B组14只(77.8%)大鼠开始下降,A、B两组比较[(136.5±14.3)μmol/L比(78.5±12.8)μmol/L,t=196.203,P<0.05],术后21dA组及B组下降者基本降至正常水平,ALT也有相同规律(t=57.450,P<0.05).术后21 d泛影葡胺行胆管造影,A组可见结扎线以上胆管明显扩张,造影剂未向其他部位扩散;B组近侧胆管稍有扩张,见造影剂经肝门部粘连网膜管道进入肠腔.术后28 d近侧扩张胆管核素显像与定量,A组大鼠未见核素排入肠道,B组大鼠5 min后见核素由肝脏经肝门部粘连网膜开始排入肠道、出现核素显影.结论 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存在自然消退情况,可能是肝门部存在微小的胆管或粘连的网膜管道分流所致,做胆道梗阻模型时应首选胆总管离断,减黄干预可选择建模14d后进行.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