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吗啡和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比较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2016)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硬膜外吗啡和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应.方法 选择94例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ASA Ⅰ~Ⅱ级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4组,M组硬膜外单次推注吗啡2 mg,MN1组硬膜外单次推注吗啡1mg加腰骶丛神经阻滞,MN2组硬膜外单次推注吗啡2 mg加腰骶丛神经阻滞,N组仅行腰骶丛神经阻滞;所有患者术后肌肉注射帕瑞昔布3d.术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给予肌注曲马多100 mg,疼痛缓解不明显者启用静脉镇痛泵.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运动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 (1)镇痛效果:术后4组VAS评分逐渐增高,术后第1日晨至术后第2日晚均高于各自术后4h时的VAS评分,4组间术后4h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h,MN1组和MN2组运动时VAS评分低于M组和N组,静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h,MN1组和MN2组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M组和N组,而术后4~8 h,MN1组和MN2组之间,以及M组和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日晨,M组、MN1组和MN2组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低于N组,N组中更多的患者需更早的给予复合曲马多和启用静脉镇痛泵镇痛.(2)运动功能:术后8h和术后第1日晨,MN1组和MN2组的肌力弱于M组和N组,术后6h站立能力和术后第1日晨的行走能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尿潴留发生率,M组和MN2组高于MN1组和N组,MN1组高于N组;M组和MN2组瘙痒的发生率高于N组;4组间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硬膜外吗啡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较单用硬膜外吗啡或腰骶丛阻滞,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虽然协同作用对术后早期肌力的恢复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在复合应用帕瑞昔布和腰骶丛神经阻滞时,硬膜外吗啡1 mg和2 mg均能提供相似的镇痛效果,而硬膜外吗啡2 mg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小剂量硬膜外吗啡和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更适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的术后镇痛.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algesia,epidural,Arthroplasty,replacement,hip,Morphine,Lumbosacra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