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新生儿上/下消化道穿孔的价值

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2019)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鉴别诊断新生儿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穿孔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4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患儿的声像图特征,总结上、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特点及鉴别方法.结果 (1)42例消化道穿孔患儿,1例未行超声检查,2例漏诊,1例误诊,38例新生儿经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 7%(38/41),超声诊断确定穿孔位置30例,穿孔解剖位置诊断率约78. 9%(30/38),其中上消化道穿孔11例,下消化道穿孔19例;(2)38例消化道穿孔患儿均出现腹腔游离气体,超声表现为膈下、肝或脾前间隙出现多重气体反射,气体位置随体位改变移动;探头加压时可见气体分散,探头放松时气体聚拢;游离气体位置不随呼吸改变而移动,M型超声表现为"平流层"征;(3)上消化道穿孔表现为胃腔充盈差,腹腔游离气体短时间明显增多,下消化道穿孔时肠管塌陷,肠壁结构模糊、中断,多伴有肠梗阻的发生;(4)超声与X线诊断消化道穿孔符合率[92. 7%(38/41)比83. 3%(35/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超声对于极少量游离气体更敏感,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穿孔:(5)2例胃穿孔患儿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超声检查对鉴别上、下消化道穿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首选影像学手段.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