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病变内镜筛查与白光内镜检查的对比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2016)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病变内镜筛查和白光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及其差异。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浙江省仙居县和天台县行食管癌贲门癌筛查者8918例纳入筛查组,年龄40~69岁;按年龄进行匹配,收集同期上述两县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共43834例(常规检查组)。统计2组食管贲门病变检出率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2组间食管贲门病变检出率差异。结果(1)食管黏膜病变:4年间食管黏膜病变检出率筛查组明显高于常规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8%(667/8918)比2??17%(953/43834),P<0??001]。筛查组及常规检查组2010年总体病变检出率均最低,2011—2013年各年总体病变检出率均较高且组内各年间相近。(2)贲门黏膜病变:与常规检查组相比,筛查组4年间贲门黏膜病变检出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70/8918)比0??70%(309/43834),P>0??05]。组内比较,筛查组及常规检查组各年间贲门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内癌的检出率及总体检出率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医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及操作能较好地掌握食管黏膜病变的内镜检查技术,其中碘染色技术由于具有更高的疾病检出率,仍应作为食管癌高发区常规内镜检查的规范之一;而对于贲门部黏膜病变,常规白光内镜的作用有限,还有赖于联合应用其他检查方法。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