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其预后关系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escular Surgery(2018)

引用 2|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利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探讨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472例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第1个24 h、第2个24 h、第3个24 h所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计算其最大值和均值[VIS(24max)、VIS (24mean)、VIS(48max)、VIS(48 mean)、VIS(72max)、VIS (72mean)],并对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和预后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24max)对预后不良结局的预后判断更准确(AUROC=0.919,P=0.000),并计算出VIS (24max)对预后不良结局预测的最佳临界值为19.5分(J=0.70).在控制了多种单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后,仅有乳酸高值、VIS(24max)与患儿的预后相关.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中,VIS评分尤其是VIS (24max)越高,提示患儿的病情越重,治疗效果越差,死亡风险更高.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