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对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的评估效果比较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2019)

引用 5|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对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的评估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33~86岁.50例患者于同一台CT设备行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每位患者CT检查数据均进行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指标:(1)胃结肠干(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2) 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3)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走行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 SD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pa系数评估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中Hene干解剖构成分型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系数评估 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图法评估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的一致性.结果 (1)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50例患者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发现Henle干43例,无Henle干7例.50例患者的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发现Henle干44例,无Henle干6例.43例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发现Henle干0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2、21、17、3例.44例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发现Henle干0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6、19、16、3例.两种成像方式观测同一病例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相同的例数:无Henle干6例,0型2例,Ⅰ型18例,Ⅱ型15例,Ⅲ型3例.Henle干的解剖构成分型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和三维血管重建图中的一致性好(κ=0.830,95%可信区间为0.705~0.956,P<0.05).(2)50例患者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43例发现Henle干,长度为(10±5) mm;42例发现外科干,长度为(34±12)mm.50例患者的三维血管重建图中,44例发现Henle干,长度为(9±5)mm;43例发现外科干,长度为(35±12)mm.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的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呈正相关(r=0.872,0.979,P<0.05).Bland-Altman图法结果显示:同一患者Henle干长度和外科干长度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与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均有高度一致性(P<0.05).(3)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走行关系:50例患者中,二维冠状面成像图中回结肠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前交叉型24例,后交叉型26例;三维血管重建图中上述指标分别为24、26例.同一患者的回结肠动、静脉走行关系在二维冠状面成像图和三维血管重建图中完全一致.结论 腹部增强CT检查二维冠状面成像和三维血管重建评价右半结肠癌关键血管相对位置有相似的效果,一致性好.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