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2643例胃息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2014)

引用 7|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胃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和近15年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8年至2012年经胃镜检查诊断的胃息肉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和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山田分型、病理学分型,以及H.pylori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975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胃息肉患者2 643例,胃息肉检出率为4.20%,女性检出率(5.91%,1 790/30 269)高于男性(2.61%,853/32 706).≥60岁是胃息肉的高发年龄段,检出率为6.39%(1 124/17 590).胃息肉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为12.70%(321/2 527).胃体(40.41%,1 068/2 643)和胃底(26.79%,708/2 643)是胃息肉的2个好发部位.69.05%(1 825/2 643)的患者息肉为单发,74.76%(1 976/2 643)的患者息肉最大径≤0.5 cm,以山田Ⅰ型(30.68%,811/2 643)和Ⅱ型(54.41%,1 438/2 643)为主.病理学常见类型依次为增生性息肉(43.80%,1 109/2 532)、炎性息肉(34.24%,867/2 532)、胃底腺息肉(19.55%,495/2 532)和腺瘤性息肉(2.41%,61/2 532).1 5年来胃息肉检出率逐年上升,1 998年至2002年、2003至2007年和2008至2012年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11%、2.50%和6.49%,但胃息肉的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不大.结论 胃息肉检出率逐年升高,高龄女性是高发人群,增生性和炎性息肉仍为常见病理类型.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