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中的作用

Journal of Leukemia and Lymphoma(2016)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初诊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一线诱导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初诊Ph+ ALL患者接受不同诱导治疗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初次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73.8%(45/61),再次诱导CR率为86.7%(13/15),两程诱导治疗总的CR率为95.1%(58/61),治疗相关死亡1例(1.6%).无论是否联用TKI,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联用组:65.5 %(19/29)比60.0%(3/5),P=0.812;联用组:90.5%(19/21)比100.0%(6/6),P=0.432];低剂量化疗联合TKI的有效率与单用常规剂量化疗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89).无论化疗强度如何,联合TKI均能提高初次诱导治疗有效率(常规剂量组:P=0.041;低剂量组:P=0.087);联用TKI方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未联用TKI方案[92.6%(25/27)比64.7%(22/34),P=0.010].对于未获CR患者,初次诱导时未联用TKI者再次诱导治疗联用TKI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初次诱导曾联用TKI者[100.0%(8/8)比33.3%(1/3),P=0.011].不同遗传学亚组间初次诱导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用TKI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效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初次诱导治疗的感染率为50.8%(31/61),出血发生率为4.9%(3/61).常规剂量组总感染率[56.0%(28/50)]高于低剂量组[27.3%(3/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两组总出血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6.0%(3/50)比0(0/11),P=0.405].低剂量化疗联合TKI组的感染率低于常规剂量化疗联合TKI组[0(0/6)比71.4%(15/21),P=0.002],也低于单用常规剂量化疗组[0(0/6)比44.8%(13/29),P=0.039],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低剂量化疗联合TKI作为Ph+ ALL一线诱导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探索.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