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14)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PVP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101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单侧组45例,男11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69.4±10.4)岁;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双侧组56例,男6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69.7±9.7)岁;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 结果 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36.4±6.0) min]较双侧组[(52.9 ±6.8) min]短,骨水泥注入量[(3.72±1.09) mL]较双侧组[(4.29±1.12) 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改善程度、椎体中央压缩改善程度及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术后24 h、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28.9% (13/45)]较双侧组[46.4% (26/56)]低,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且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