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ER数据库和仁济医院数据库分析亚裔人群早发性肾癌的病理特征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2019)

引用 0|浏览1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性肾癌在亚裔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录入SEER数据库的亚裔肾癌患者(研究队列)及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肾癌患者(验证队列)的临床资料.将两队列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46岁)和对照组(>46岁).研究队列3 023例,年龄10 ~ 93岁,平均61岁;早发组占13.4%(406/3 023).验证队列2 702例,年龄15~89岁,平均57岁;早发组占20.2% (546/2 702).分别比较两队列中早发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早发组中透明细胞癌比例低于对照组[研究队列76.8% (312/406)与84.8% (2 219/2 617);验证队列84.3% (415/492)与88.5%(1 848/2 088)],而嫌色细胞癌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队列12.1%(49/406)与6.2%(163/2617);验证队列11.2%(56/492)与4.8% (101/2 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验证队列早发组中Xp11易位性肾细胞癌的比例为3.8%(21/546),高于对照组[0.3% (7/2 156)];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的比例为2.0%(11/546),高于对照组[0.3%,(7/2 156)].早发组早期(T1~72期)肾癌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研究队列85.5%(347/406)与78.1%(2 045/2 617),P=0.037;验证队列96.1%(473/492)与91.2%(1 905/2 088),P<0.01)],低级别(Ⅰ~Ⅱ级)肾癌比例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研究队列58.1%(236/406)与53.4%(1 397/2 617),P=0.043;验证队列85.2%(419/492)与79.4%(1 658/2 088),P<0.01].研究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1~71个月),随访率为96.0%(2 901/3 023),早发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92.1%、92.1%,对照组分别为89.7%、81.1%、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晚发性肾癌,亚裔人群中早发性肾癌具有嫌色细胞癌比例高、Xp11易位性肾细胞癌和VHL综合征发病率高、病理T分期早且肿瘤分级低的特点,预后好于晚发性肾癌.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