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N-45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紫杉醇在该模型中的疗效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19)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建立可实时监测的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视化评价紫杉醇在该模型中的疗效.方法 按照皮下成瘤-传代-原位移植的模式,采用原位移植技术将组织学完整的、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MKN-45-luc移植至BALB/c (nu/nu)裸鼠胃壁浆膜下,术后第7、14天对小鼠进行活体成像,评价肿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成模裸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10 mg/kg)1次,活体成像观察小鼠肿瘤生长,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与生存曲线.26 d后对小鼠移植瘤及转移瘤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形态学特征,侵袭范围及转移情况.结果 MKN-45-luc的细胞形态及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与MKN-45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成功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为90% (18/20),小鼠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病理HE切片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成模小鼠紫杉醇给药后抑瘤效果明显.结论 胃囊-OB胶法简便、高效,建立的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与人胃癌生物学特征更相似.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