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抑制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201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对兔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化及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or VEGF)的表达影响,评价多西他赛对兔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从而为药物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南昌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体质量1.5~2.0kg,雌雄兼有,双眼均为实验眼.动物实验遵循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碱烧伤后随机将24只兔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选择A、B、C组多西他赛滴眼液浓度分别为10μg·ml-1、20 μg·ml-1、40μg·ml-1,每组6只12眼,对照组D组滴NS眼液每日3次作为阴性对照,共观察14 d.所有动物均于碱烧伤后24 h开始,每日4次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预防感染,连点三日.应用显微镜,角膜照相观察并测量笫3,7,14 d各组CNV 长度,利用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各组CNV的面积.取角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观察及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VEGF及VEGF mRNA(Messenger 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等方法,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抑制情况.结果 (1)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果:治疗组A、B、C 组CNV 生长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新生血管发生时间较迟、生长缓慢、新生血管化面积小,治疗组B、C组兔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低于治疗组A和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治疗组B、C组VEGF的表达较治疗组A和对照组明显减少,RT-PCR 在造模后各时间点角膜组织中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治疗组B、C组低于治疗组A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滴眼液可有效抑制碱烧伤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增殖,并可减少角膜组织VEGF的表达,抑制作用具有浓度相关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