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型和酶活性检测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2010)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型和酶活性检测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服用硫唑嘌呤(AZA)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4月-2009年12月有使用AZA指征的IBD确诊患者11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26例,克罗恩病(CD)86例.患者每天均服用AZA 2 mg/kg.采用PCR技术检测患者TPMT基因型(*2、*3A、*3B*、3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PMT酶活性.分析达到随访终点(服药达半年或以上,或因不良反应停药)患者的TPMT基因多态性及酶活性与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33.9%(38/112),以骨髓抑制最常见(20.5%).TPMT*3C杂合子突变率为0.9%(1/112).TPMT酶活性呈单峰正态分布,平均活性为(12.9士4.2)U/ml红细胞.1例TPMT*3C杂合子突变者于用药4周内发生骨髓抑制,TPMT基因型预测骨髓抑制发生的敏感度为4.4 0A(1/23),特异度为1/1.ROC曲线计算TPMT酶活性预测服药3个月内发生骨髓抑制的安全阈为≤4.5 U/ml红细胞,该安全阈预测3个月内骨髓抑制发生的敏感度为3/13,特异度为3/3.合用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合用者(44.4%比12.9%,P=0.000),但发生骨髓抑制者合用5-ASA前后TPMT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T基因突变和酶活性低下对预测发生骨髓抑制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差,合用5-ASA可增加AZA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但与TPMT酶活性无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