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20)

引用 4|浏览4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选取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2005—2015年在凉山州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年龄≥ 15周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共14 2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36.10±9.41)岁,其中男性10 021例,占70.5%,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61.0%,8 678例);至随访观察终止时间,依然在治者10 001例(70.3%),死亡1 425例(10.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HR(95% CI值)=0.67(0.55~0.81)]、性感染途径[ HR(95% CI值)=0.67(0.56~0.79)],CD 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350[ HR(95% CI值)=0.41(0.35~0.47)]及≥350者[ HR(95% CI值)=0.28(0.24~0.34)],是死亡的保护性因素,而开始治疗时患者临床分期Ⅱ期[ HR(95% CI值)=0.70(0.58~0.84)],以及体重指数异常[ HR(95% CI值)=1.75(1.50~2.03)]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以上 P值均<0.05)。 结论: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还可通过营养支持的方式,增强患者体质,从而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viral,Survival tim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