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2020)

引用 6|浏览5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17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MR或MBM治疗的371例早期食管癌或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371例患者共416个病灶,分析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以及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鳞癌、有脉管浸润、基底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EMR组和MBM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0.6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9%,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7.8%。EMR组和MBM组各有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于治疗瘢痕处复发,均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治愈性切除;5例EMR组和3例MBM组患者发生异时性多原发,5例早期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治愈性切除,3例为进展期食管癌,随访过程中死亡2例。5例EMR组和4例MBM组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生存3例,死亡6例。5例EMR组和3例MBM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生存3例,死亡5例。371例患者中,共有83例患者合并肿瘤浸润黏膜下层≥200 μm、有脉管浸润、低分化鳞癌、基底切缘阳性等不良预后因素,随访过程中淋巴结转移8例,远处转移8例。合并1种、2种和3种危险因素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6%、82.2%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EMR和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后应根据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后续治疗方案,以期在保证远期生存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al resection,Esophageal neoplasms,Long-term outcom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