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Zhen ci yan jiu = Acupuncture research(2020)

引用 6|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cupuncture along meridian,Clinical effect,Shoulder hand syndrome,Strok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