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多对比度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多对比度MRI技术探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测至少有一侧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症状性患者108例,其中存在颈动脉IPH患者(IPH患者)41例,无颈动脉IPH患者(无IPH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多对比度MR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IPH与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与无IPH患者比较,IPH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吸烟比例显著增高(70.7% vs 46.3%,68.3% vs 47.8%,P<0.05),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显著降低(29.3% vs 52.2%,P<0.05);IPH患者的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管壁面积、狭窄程度显著高于无IP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之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IPH显著相关(OR=2.80,95%CI:1.23~6.41;P=0.014).进一步校正患者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和颈动脉狭窄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IPH之间仍有相关性(OR =3.33,95%CI:1.06~10.45;P=0.039).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能与IPH的发生有关,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理、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